全國服務熱線:0719-8125915
近日,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系統總結“十三五”漁業發展成就,研判面臨的挑戰和機遇,對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作出總體安排。
1月6日,農業農村部發布《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規劃》!兑巹潯诽岬,到2025年,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900萬噸,國內海洋捕撈產量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,漁業產值達到15000億元,二三產業產值比重超過54%,漁民收入明顯提升。建成一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、沿海漁港經濟區,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99%以上。
《規劃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將堅持“穩產保供、創新增效、綠色低碳、規范安全、富裕漁民”的工作思路,堅持數量質量并重、創新驅動、綠色發展、擴大內需、開放共贏、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則,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,統籌推動漁業現代化建設。具體提出漁業產業發展、綠色生態、科技創新、治理能力四個方面12項指標,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。
《規劃》提出“三提升、三促進”的“十四五”漁業發展重點任務,并以專欄形式規劃了12項重大工程。一是夯實漁業生產基礎,提升水產品穩產保供水平。堅持把保障水產品供給作為漁業發展第一要務,穩定水產養殖面積,推進綠色健康養殖,促進水產種業振興,優化捕撈水產品供給。二是推進產業融合發展,提升漁業產業現代化水平。提升水產品加工流通,培育壯大多種業態,加強水產品市場拓展,推進產業集聚發展。三是強化漁業改革創新,提升行業治理水平。強化漁業科技,推進漁船漁港管理改革,提高漁業生產組織化程度,加強漁政執法。四是持續加強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,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。扎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,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,提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水平。五是強化漁業風險防控,促進漁業安全發展。保障水生生物安全,嚴控水產品質量安全,強化漁船生產安全,提升漁業涉外安全。六是推進開放發展,促進合作共贏。推動拓展漁業國際合作,持續提升國際履約能力,鼓勵水產養殖業“走出去”。
下一步,農業農村部將瞄準《規劃》目標,推動各地落實《規劃》確定的重點任務,合力促進《規劃》落地。
《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規劃》節選:
三、發展目標
到2025年,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增強,水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,產業結構更趨合理,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,漁業資源養護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,漁業對外合作務實開展,漁業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明顯改善,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,漁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,實現產業更強、生態更優、漁民更富、漁村更美。具體目標如下:
———產業發展目標。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900萬噸,國內海洋捕撈產量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,漁業產值達到15000億元,二三產業產值比重超過54%,漁民收入明顯提升。建成一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、沿海漁港經濟區,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99%以上。
———綠色生態目標。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基礎、管理基礎、能力基礎、社會基礎全面夯實,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提升。休禁漁制度進一步完善,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和限額捕撈制度有序推進。池塘和工廠化等集約化養殖尾水排放達到相關管控要求。全國海洋捕撈機動漁船數量與2020年相比實現負增長。建設一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,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及珍貴瀕危物種1500億單位以上。
———科技創新目標。漁業科技水平進一步提升,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%。國家水產養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初步建立,培育一批水產新品種,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80%。水產養殖機械化率達到50%以上。智慧漁業穩步發展,新材料漁船占比進一步提升。
———治理能力目標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證制度全面落實,推動完善水產養殖環境監管標準制度體系。漁港建設和管理全面推進,發布漁港名錄,完成港章制定,依托于漁港的漁業綜合監管體系基本建成。漁船漁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,漁業執法監管更加有力,漁業安全生產基礎更加鞏固,參與全球漁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。
展望2035年,水產品供給保障更加有力,養殖、捕撈、加工、增殖、休閑五大產業實現綠色發展、規范發展,一二三產業實現協調發展、融合發展,漁業全面升級,漁村全面進步,漁民全面發展,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,為全球漁業發展提供更多中國智慧、中國方案。
全文如下:
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規劃》的通知
發布時間:2022年01月06日字體: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農業農村(農牧)、漁業廳(局、委),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局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:
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,我部編制了《“十四五”全國漁業發展規劃》,F印發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農業農村部
2021年12月29日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